统筹布局建设 完善分类设施——杭州因地制宜开展生活垃圾分类侧记

近年来,浙江省杭州市大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紧扣“提升分类质量、促进源头减量、推进能力建设”,统筹布局建设,完善分类设施,强化党建引领和指导监督,持续宣传严格执法,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不断提升。

萧山区

垃圾分类微课堂开讲

wuq0758.jpg

近期,萧山区垃圾分类志愿者讲师团创新“线上授课”模式,推出“垃分”微课堂。讲师团的讲师们将“垃圾怎么分”、“四分类垃圾科普知识”等内容通过定制版“云课堂”,分享给广大市民。

除此之外,讲师们还用通俗易懂的语句,解答市民疑惑,动员市民共同做好垃圾分类、营造整洁环境、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

萧山区自3月起推出第一期“垃分”微课堂后,截至6月初,已陆续推出三期,市民可通过微信公众号收看相关栏目。

余杭区

“一站式”上门回收服务

wuq0759.jpg

余杭区“虎哥回收”服务站项目对居民家庭产生的废旧家具、电器、金属、电子产品、塑料、玻璃等可回收物以及有害垃圾和大件垃圾,实行“一站式”上门回收。

该服务站设立“环保金”制度,按一定价格支付居民“环保金”。“环保金”可用于线上“虎哥商城”及线下“虎哥回收”服务站购买商品,享受会员价及免费配送服务,极大地提高了小区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上城区

垃圾分类有“房长”

wuq0760.jpg

上城区望江街道设立垃圾房负责人制度——“房长”责任制,“房长”由小区保洁人员中业务能力出色的人员担任,发放专门的“房长”聘书。

“房长”通过“包宣传、包劝导、包辅助细分”的垃圾分类责任“三包”制,向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引导落实垃圾分类工作,提升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改善小区垃圾桶内混投错投现象。

望江街道还创立“1+3”垃圾分类工作新模式,设立“党员先锋岗”,以1个垃圾房(桶)为点,3名志愿者(1名垃圾房“房长”、1名街道机关党员或经联社员工、1名社区或者居民志愿者)共同协助垃圾分类,对居民投放的垃圾进行现场查看及指导。

拱墅区

易腐垃圾就地减量项目

wuq0753.jpg

今年,拱墅区计划在10个街道各落地建成1处易腐垃圾减量点,形成易腐垃圾就地减量规模化集群处置效应。

拱宸桥街道易腐垃圾环保处置点于5月中旬正式启用。该处置点位于拱墅区拱北垃圾中转站,辐射周边8个社区以及农贸市场、生鲜超市等,是目前杭州市主城区运行半径内人口密度最高的易腐垃圾就地减量项目。

处置点通过常温好氧微生物降解处理技术,对餐厨垃圾、有机垃圾等易腐垃圾进行生化处理,实现全程自动化、智能化。处置点日处理能力可达10吨,预计每年能为拱宸桥街道垃圾减量3500吨。今年年底,所有易腐垃圾就地项目建成后,预计将为全区日均释放80余吨易腐垃圾处置压力。

智能花房垃圾房

wuq0756.jpg

为去除垃圾房的异味,翠玉社区垃圾房两侧挂满了植物花卉盆栽,在房内也安装了一台臭氧发生器除味,还新增太阳能自动浇灌绿植、电子显示屏宣传、垃圾投放量自主监测、紫外线消毒、感应智能照明等功能。

西湖区

启动“鲸灵回收循环巴士”

wuq0757.jpg

餐饮行业在产生大量的易腐垃圾、其他垃圾的同时,也产生了汉堡盒、吸管、饮料杯、包装材料等大量可以循环再利用的可回收物。为促进低价值可回收物能被有效地回收利用,西湖区在全区连锁餐饮企业试点启动“鲸灵回收循环巴士”计划。

该计划通过便利快捷的回收服务、高效可靠的收运机制,实现一次性餐盒、玻璃瓶等低价值可回收物应收尽收。

目前,该巴士通过每天清运,让可回收物有了稳定的回收利用渠道,提高了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

滨江区

垃圾房变服务点

wuq0752.jpg

在滨江区官河社区,垃圾房不仅仅是垃圾房,还能够发挥综合服务功能。在垃圾投放时间内,这里是垃圾房,而将垃圾桶移走后,这里就成了小区的多功能服务点。

社区儿童可以来这里浇花,家长可以将童车停放在此处。周边还设置置物架,可以摆放羽毛球拍等运动器材,方便居民休闲娱乐。

江干区

资源回收“最后一公里”

wuq0754.jpg

江干区九堡街道再生资源回收江涛社区网点不光提供电器、金属、纸类、玻璃等高价值可回收物的回收服务,还能回收部分商品包装袋等。居民可以用卖废品奖励的积分兑换东西、寄快递。

这样的网点,目前江干区还有103个。这些网点是江干区垃圾分类办联合街道办,根据方便居民、充分利用、合理布局的原则,按照每个居民小区设置1个回收网点的要求,有效利用社区用房、小区集置点、垃圾房等空间科学规划出来的,极大地助推了生活垃圾源头减量。

今年年初以来,江干区已回收高、低价值可回收物2.9万吨,一季度生活垃圾总量较去年同比减少22.27%。

城市垃圾智慧管理系统

城市垃圾智慧管理系统由称重传感器、取证摄像头、智能终端、移动查询APP和后台管理系统五部分构成。

wuq0755.jpg

江干区将全区从事垃圾直运的清运车统一进行车载称重设备的安装,“一车一点一ID”,全面监测清运轨迹、车速等日常运行。通过车载动态称重模块、垃圾入口高清监控等系统部件,实现装载垃圾“一秒称重”,并同步形成垃圾桶数量、垃圾重量等垃圾清运图像信息,提高垃圾清运效率,有效解决清运监管缺失等问题。清运车实时上传数据,将垃圾的种类、重量等量化指标实时发送至后台管理系统,从而在垃圾清运过程中精确计量各单位生活垃圾集运点的垃圾产生情况,为全区垃圾分类减量控量提供技术和管理支撑。

各街道、社区、单位均可通过PC端、手机APP等平台,自行查询垃圾量信息,及时采取减量措施。通过全区范围内对系统的有效运用,层层分解控量责任,2019年全区生活垃圾处置量为41.99万吨,同比减少2.23%。

Additional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