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景区免费开放十年,不但没亏钱,反而“赚”得更多了

西湖免费开放十年来,摄影师孙小明拍得别提多痛快了。

全世界,应该还没有一个湖,能像西湖那样,有着“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评价,因为这份“天生丽质”,杭州人从不讳言西湖之于杭州的价值。

应该说,西湖之于杭州来讲是一座“富矿”,每年仅景点门票收入一项就超过了2000多万元。但在2002年10月,杭州却悄悄拆除了环湖围墙,24小时免费开放环湖公园,真正做到了“还湖于民”。西湖景区成为中国唯一,也是第一个不收门票的5A级风景区。

西湖免费10年,杭州西湖申遗特聘摄影师孙小明,用镜头记录下了西湖的每一次华丽转身。

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孙小明在江洋畈公园拍照,听到很多外地,甚至外国游客说:“这么美的公园,竟然不收门票,杭州西湖真是大手笔。”

昨天,西湖边浴鹄湾的萍蓬草,开得正旺。孙小明刚刚从苏堤出来,就一头扎进了杨公堤,晚点还打算再去江洋畈看看。

“现在的西湖,我想去哪里拍,就去哪里拍,走到哪里,都不用掏钱买门票。”孙小明说话时,神采飞扬。

时光倒回10年前。那时候,孙小明每个月都要省下一笔钱,用在买公园门票上。孙小明说,那会儿刚迷上摄影,每天都要去西湖边拍照片,特别喜欢去曲院风荷、花港观鱼、柳浪闻莺等公园拍照。

刚开始,孙小明劲道很足的,还会买买门票,但是后来天天都要买,实在有点吃不消了,只好作罢。只能去去断桥、苏堤、白堤这些不要门票的景区走走,拍拍照。

其实,那个时候,很多杭州市民都跟孙小明一样。去西湖,就到免费的景点逛逛,只有过年过节,或者外地来亲戚朋友了,才会花钱买票,去收费公园游玩。

现在,杭州人去西湖边,就像去自家的后花园,轻松自如。

10年前,哪个公园不卖票,就到哪里去拍照

在孙小明的印象中,西湖刚免费的时候,很多人都担心,少了门票这块收入,西湖景区的公园,会不会就没人管了?恰恰相反,西湖免费的同时,杭州启动了西湖综合保护工程,足足持续了七年。

西湖实施综保工程那几年,孙小明每年都在盼着国庆小长假快点到。因为每年国庆,西湖都会发生一次翻天覆地的变化。

2002年,新西湖第一次推出,孙小明整天泡在西湖南线景区,怎么拍都不厌。2003年国庆,西湖边有了现在的杨公堤、新湖滨和梅家坞茶文化村。

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新西湖一次次地被推出。孙小明的相机里,都是“两堤三岛”、西湖博物馆、新灵隐景区、新吴山景区和“龙井八景”的照片。

到2008年,九溪焕然一新,西湖综合整治工程圆满完成。孙小明用相机,记录了西湖综保工程的这七年。“西湖免费,很大气。免费后,西湖还越变越美,那就是霸气了。”

孙小明的相机里,拍得最多的照片,就是太子湾。在2009年之前,因为每年都有郁金香展,太子湾还是卖门票的。

2009年3月20日,在闭关整治了5个月后,太子湾的围墙也被打通了,公园免费开放,太子湾与西湖山水交融在了一起。

作为西湖边最后一座免费开放的大型公园,太子湾整治后的免费开放,也就意味着,西湖沿线的大型公园全部被打通了。

要知道,那时候的太子湾,公园门票收入每年大约以20%的幅度往上增长,按照当时的售票情况,太子湾公园的每年的门票收入,很有可能达到250万元。但是,太子湾还是毫不犹豫地免费开放了。

孙小明至今还记得,太子湾免费第一天,早上7点,停车场就满了;开门5分钟就涌进去了上千人,每棵樱花树下拍照,都得排队等上10分钟……杭州市民,外地游客,对太子湾的溢美之词,比镜头里的郁金香还要美。

太子湾免费开放

西湖沿线所有公园被打通了

综保工程后,免费的西湖越变越美

将“免费西湖”

进行到底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里,有个消息,蛮煞风景的:未来数月内,我国将有超过20个知名景区门票涨价,涨幅从20%到60%不等。扬州瘦西湖拟将门票由60元调整为120元。国外景区如富士山是免费,卢浮宫的门票折合人民币约为85元,而张家界、九寨沟等门票都超过200元。

正当国内的大部分景区,还沉浸在依靠门票收入来维持的低门槛、低营养的景区开发模式中时,杭州西湖,即使在申遗成功后,依旧将免门票进行到底。

西湖对游客免费开放,已有10 个年头了。以免费开放前,杭州西湖每年2000多万的门票收入来计算,保守估计,这10年来,少收取的西湖门票已逾两亿元。

但是,少了门票的收入,西湖并没有因此而亏钱,反倒比以前赚得更多了。西湖圈里的人都知道,有个著名的“241”算法,就是说只要每个游客在杭州多留24小时,杭州市的年旅游综合收入便会增加100亿元。

西湖免费开放前,杭州一年的旅游总收入是549亿,但是去年,杭州的旅游总收入是1191亿,足足翻了一番。在景区门票这个话题上,杭州人的眼光放得更长远,以一张门票钱带动了整个第三产业的发展,聚集了环境、经济、社会的三重财富。

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党委书记王水法算过一笔账,“免费西湖”的品牌,降低了旅游成本,使更多人愿意来杭州。游客增加和逗留时间延长,使杭州市餐饮、旅馆、零售、交通等服务行业都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为杭州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和经济效益,促进了城市的整体经济发展。

撇开经济效益不说,西湖免费,也增加了城市的亲和力、吸引力;不仅显示了宽广的胸怀,也体现了精明的策略。在这种策略背后,既有对游客和市民的人文关怀,也包括对经济规律的科学遵循。

当人们不花钱就能漫步在西子湖畔时,游人与政府之间的距离拉近了,无形中会认同政府提出的“以人为本”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有着实实在在的内涵。毫无疑问,所有这些都大大增强了社会的和谐。

免费西湖成为

“风景资源回归大众”的典范

2002年,杭州市政府提出了“还湖于民”的口号。

那年10月1日凌晨2点,西湖景区开始拆除外围围栏。当时,杭州市组织了全市的清洁车、洒水车,前面工人在拆,后面清洁车跟上,然后是洒水车喷洒,经过短短数小时,西湖便向游客全面免费开放。

“还湖于民”,不是要还人民一个破破烂烂的西湖,而是一个漂漂亮亮、干干净净的西湖。随后的七年时间里,西湖开展了综合保护工程。

2002年国庆前几天,老年公园、柳浪闻莺公园、少儿公园和长桥公园的围墙绿篱从视野中消失了,曾经各自孤立的小公园,变为南北3公里长的环湖大公园,24小时免费开放。这次尝试,带来每天平均15万人次的客流,为西湖免票做了有力的注解。

一年后,杭州又免费开放了杭州花圃和花港观鱼、曲院风荷等两个名列“西湖十景”的公园,真正实现沿湖免门票。

西湖免费开放的10年时间里,相继取消了130多个景点的门票,占景点总数的70%以上。免费开放的景区面积,足足有2000多公顷。免费西湖也从此成为中国5A级旅游景区中“风景资源回归大众”的典范。

难能可贵的是,去年6月,西湖申遗成功之后,西湖免费开放,“还湖于民”的目标不改变;对因文物保护需限制客流量的灵隐、岳庙、六和塔、虎跑等景点,承诺门票不涨价;今后还将继续坚持博物馆免费开放,并进一步加强建设,不断提高博物馆管理和服务水平。

对于把景区门票作为一大财政来源的中国城市来说,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免费供市民使用,是一次划时代的变革。西湖免费,这种极富创新意味的做法,在其后很长时间里对国内其他城市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更是给了“免费西湖”高度评价:没有围墙、不收门票的完整西湖,将自己的每一寸绿地和每一处景观,奉献给了广大游客,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方面均实现了“不设门票的和谐发展”。